2024-2025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用课题研究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切实贯彻学校教研工作的要求,落实高效课堂,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工作目标
1.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改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应用意识。
2.关注常规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抓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扎实打好基础。
3.关注课堂每一个教学细节,努力追求“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教学效果。
4.开展教研活动,深钻教材,认真备课,共同探究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5.以网络为平台,进一步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
三、工作重点
(一)充分理解教材,认真阅读教学参考用书。
教参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宝典,却提供了一种具有相当价值的参考,这正是教参的本义所在。作为普通教师认真阅读教参很有必要。它是理解教材的好帮手。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说到哪,随心所欲,他压根就没有认真去读读教参,而只是抄袭他人教案。总之,教参引领着我们不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偏离教学中心。
(二)加强自身修养,认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虽然教师人手有一本教参,但不等于万事俱备,它毕竟是一个拐棍,一个辅助,亦或为新手参考,亦或由“老手”参照,不同的教师对教参价值的利用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还应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教学的信息,比如教育教学杂志,《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课标解读》《小学教育心理学》等等这些教学信息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当我们多看多读有关教育教学信息时才会创造性使用教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本学期至少保证组内老师认真阅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
(三)勇于探索实践,认真上好一节研讨课。
再好的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有说服力,虽然我们认真阅读了教参、教育教学理论,但只有通过课堂才得以体现它们的作用。再者,作为一线的老师,如何很快的成长,除了理论学习以外,必须积极上课、听课、评课,在上课中才知道老师教学上的得失,才明白学生的得失,在听课中才能以旁观者的清醒收集课堂教学资源,如何把握课堂动态生成,在评课中,才能找回迷失的方向,通过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避免多余的补课。
(四)及时总结经验,认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呼唤着教育科研作先导,呼唤着大批科研型教师的涌现,这是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我们深入备课,耐心辅导,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丝不苟。也注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及时记录教学得失,在这些基础上及时撰写论文,为老师们互相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的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坚持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活力,达到扎实双机,重视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关,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素质教育,两手一起抓,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上级行政部门有关的讲话和规程。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新课标下的要求,充实课堂教学工作,讲究教学的层次性、探究性,真正确立“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一宗旨。
2.继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的教学要具备幼教转向学的能力为前提,体现在课堂重要多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抓住把握教材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赋予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以课堂教学的策略性、灵活性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3.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
不断提高教学研究和业务管理水平,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和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正常开展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提倡一课多作,加强评课,切磋环节,提高研究质量,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多几把尺子,就可能多一批个性发展的学生,没有,只有更好。
4.认真重视抓好教科研。
全体教师应树立科研兴校思想,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可以根据教学中实际情况及教学新动态,根据校课题自拟专题,向教研组或教导处申报备案。按照学习、实践、总结、检验的流程进行教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专题教学论文。
5.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五认真”管理,继续进行集体备课,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研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行二次备课,使教案既有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
四、工作措施
1.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坚持业务理论学习,全面系统的学习教学理论专辑、报刊、杂志以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教改信息。通过学习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科研的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学科素质教育。
2.常规教学要务实。
把握好备课、讲课、作业、辅导、考查这几个环节,备课除了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备课的质量应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依据。困难学生的作业尽量面批,搞好知识点的落实,组织好单元过关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3.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动。
4.认真开展先行课。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强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等多向合作交流。每人在组里至少上1节公开课,集体评议,做好记录。
5.撰写论文。
6.每周坚持开展高效课堂研讨活动,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在听、评、议中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五、活动安排
周次 | 时间 | 活动内容 | 中心发言人 |
1 | 9.1-9.6 | 集体备课(5课时) | 张德羽 |
2 | 9.9-9.14 | 集体备课(3课时) 《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先行课 | 郑春钗 张德羽 |
3 | 9.18-9.20 | 中秋休徦3天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集体备课(5课时) | 徐蕾 |
4 | 9.23-9.27 | 《角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4课时) 《解决问题2》先行课 | 李桂林 徐蕾 |
5 | 9.29-9.30 | 国庆休徦7天(只2天,可不安排活动) |
|
6 | 10.8-10.12 | 《用一副三角尺拼钝角》先行课 | 郑春钗 李桂林 |
7 | 10.14-10.18 | 校级研训 《表内乘法(一)》(2)集体备课(5课时) | 吴海宜 |
8 | 10.21-10.25 | 《表内乘法(一)》(3)(2课时)集体备课 《6的乘法口诀》先行课 | 陈贵凤 吴海宜 |
9 | 10.28-11.1 | 《观察物体》(2课时)集体备课 | 陈贵凤 |
10 | 11.4.-11.8 | 《观察立体图形》先行课 | 郑春钗 陈贵凤 |
11 | 11.11-11.15 | 校级研训 《表内乘法(二)》(2)(5课时) 集体备课 |
陈莎 |
12 | 11.18-11.22 | 《表内乘法(二)》(3)(4课时) 集体备课 《9的乘法口诀》先行课 | 郑春钗 陈莎 |
13 | 11.25-11.29 | 《认识时间》(3课时)集体备课 | 肖蕾 |
14 | 12.2-12.6 | 《数学广角—搭配(一)》(2课时) 集体备课 《认识时间:解决问题》先行课 | 梅燕 肖蕾 |
15 | 12.9-12.13 | 校级研训 |
|
16 | 1.15-12.20 | 《简单的组合问题》先行课 | 梅燕 |
17 | 12.23-12.27 | 研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 肖蕾 |
18 | 12.30-1.3 | 复习课研讨 |
|
19 | 1.6-1.10 | 能力检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