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两极分化现象更为突出,需要发挥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不断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地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巩固已学内容,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六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然之美”“连续观察”“神话故事”“成长故事”“家国情怀”“历史传说故事”。另外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二单元“提问”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每个单元中,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精读课文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设计课后题,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作者简介、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笔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题,而是在文前安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略读课文承担的功能,是另一个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课本中第二单元是以“提问”为主线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这种单元类型,不以双线结构的方式来编排,而是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
教材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第五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整个单元以“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并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课的课后题都突出体现了这特点。“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写事六要素,写事要注意顺序,写事要注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写一件事的方法。紧接着,就是“初试身手”,让学生趁热打铁,练习写事。然后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均配有旁批,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写事的一些要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写事的方法。
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语文要素(习作要求);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本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250个,要求会写15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课后面附有词语表,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要求认记和书写。
2.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文章能想想画面,能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3.能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能把握一件或几件事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文章能提出问题,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4.能简要复述课文。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诵读优秀古文,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读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十万字。
7.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尝试运用积累的材料和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2.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3.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同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导学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老师们的教学经验。
六、后进生转化和优秀生提高措施
(一)后进生转化措施
1.取得任课教师的协助,学生家长的配合。
2.感情投入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2)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对他们所犯错误和缺点及时指出和批评。
(3)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做到课堂提问、练习多给机会;课后作业的布置与众不同;作业尽量面批;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功课。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思想波动较大,各方面表现反反复复,这样教师必须经常不间断进行转化。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有一份爱心和耐心后进生一定能迎头赶上。
(二)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优秀生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学生的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本学期加大对优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教师对优秀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对优秀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适当,不能好到极处,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体公正。对优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要多注意留心,并指出哪点好,为什么好。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和优秀生谈心、沟通,传输一些观念,让他们知道教师赞扬什么推崇什么。如,奉献爱心、关心同学、帮助后进、平等待人、谦虚谨慎、志存高远都是老师推崇和向往的。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优秀生应作为班级体中的普通一员,不能越出界外,要树立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完成的项目和活动,感受到集体意识和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生与他人一道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他们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使优秀生愿意与同学交往,取长补短。
4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5.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可利用课下时间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学习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