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故事】
当孩子“犯错”以后„„
早读课,走进教室,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我知道,一定又有人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零食了,学校三申五令强调不允许买零食,可是……,我顿时就火冒三丈,一大早的好心情全被破坏掉了。 “是谁?站起来!”同学们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什么味道?是不是谁今天又买零食了?”“老师,我刚才也闻到有味道了。”有同学在一旁附和。 半分钟左右的寂静,师生僵持着,我目光严厉地扫视着全班,初中的孩子,做了错事后那种心虚其实老师是能够一眼看出来的。 “老师,是我,我今天早上没有吃早饭,我在站点买的。”李豹,一个成绩不错平时也很遵章守纪的孩子举起了手。 “老师,他也给了一点我,我也吃了的。” “还有我。”一个平时相当调皮的孩子,今天也因为知道犯了错误,声音明显降低了8度。 刚才还怒发冲冠的我,顿时火气小了一半。我还能说什么呢?看样子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批评不批评已经不重要了。 20分钟的早读课,我临时改变课的内容,利用剩下的时间讨论:小卖部的零食能不能吃?早饭该吃什么?如果真想要吃零食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那三位同学也在我假装不经意的暗示中坐下了,我想他们以后应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想起以前,最怕处理的就是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每天都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等着你,我这个班主任经常被弄得焦头难额,而且,一直以来,让我最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犯了错误,那些孩子始终不肯承认,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当然,我理解孩子这样做的苦衷,他们是不想被批评,我也尝试着解开他们的心结,一次次告诉他们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可是,终究因为孩子年龄大了,自尊心强了,或者就是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可行的,所以,孩子们很难做到我希望的犯错后勇于承认错误,最终,让老师处理问题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当初一的班主任时,一开学,我就对自己说: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错,只要他能够认识错误,不推诿责任,我就坚决不批评,就事论事加以教育,但是,对于撒谎的孩子坚决不宽容。我一定要让这群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会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终身受益。而且,在过去两年中,我一直在向孩子灌输这样的观点:勇于担当,知错就改,这次改不了,下次再努力,对于老师和同学偶尔的误解可以适当申辩但不是狡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孩子们都了解我的脾气,现在都能主动承认错误了,对于这一点,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