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上学期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4篇课文进行学习。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玲玲的画》这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课小故事。《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第五单元围绕“道理”这个主题。《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寒号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勤劳的喜鹊在冬天快来的时候,劝说寒号鸟做窝,但懒惰的寒号鸟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冬夜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我要的是葫芦》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种下葫芦不去精心管理,一心只想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注重结果,疏于管理,那将一无所获。
第六单元围绕“人物”这个主题,《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朱德的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难忘的泼水节》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天喜地过泼水节的故事,表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体现了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第七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第八单元围绕“狐狸”这个主题,《狐假虎威》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故事,启示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民间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均分配而发生争吵,结果整块奶酪被前来“帮忙”分的狐狸吃了个精光的故事,塑造了狐狸狡猾、贪吃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状况: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简单的短文,并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他们能够运用基本的句式进行口语表达,但书面表达能力尚显不足,需进一步加强。
2.学习兴趣与态度:此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易受外界干扰。因此,教学中需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持其学习兴趣。
3.学习差异:班级内学生间存在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在识字量、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上表现出色,而另一些学生则相对滞后。教学中需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4.家庭背景与习惯:不同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外阅读量等有着显著影响。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制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8. 创设真实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写话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五、教学措施
1.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情境教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家校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 时间 | 内容 |
1 | 9.1-9.6 | 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 |
2 | 9.9-9.14 |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
3 | 9.18-9.20 | 中秋休徦3天, 场景歌 |
4 | 9.23-9.27 | 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 |
5 | 9.29-9.30 | 国庆休徦7天, 语文园地二 |
6 | 10.8-10.12 | 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 |
7 | 10.14-10.18 | 妈妈睡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 |
8 | 10.21-10.25 | 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 |
9 | 10.28-11.1 | 葡萄沟、语文园地四 |
10 | 11.4.-11.8 | 期中复习 |
11 | 11.11-11.15 | 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 |
12 | 11.18-11.22 |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五、大禹治水 |
13 | 11.25-11.29 | 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口语交际 |
14 | 12.2-12.6 | 语文园地六、古诗二首、雾在哪里 |
15 | 12.9-12.13 | 风、雪孩子、语文园地七 |
16 | 1.15-12.20 | 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 |
17 | 12.23-12.27 | 风娃娃、语文园地八 |
18 | 12.30-1.3 | 期末复习 |
19 | 1.6-1.10 | 期末复习、期末测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