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胡某宇”悲剧,揭开了青少年暗藏已久的心理危机

“胡某宇”悲剧,揭开了青少年暗藏已久的心理危机

2023年02月07日 10:58:08 来源:网校空间 访问量:45
“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在社交软件上写下这句留言的少年胡某宇,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失踪106天后,江西15岁少年胡某宇遗体在学校附近一粮仓处被发现。2月2日上午,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发布。警方认定胡某宇系自缢身亡,其生前录音笔中的音频表达了轻生意愿。



通报里也对胡某宇进行了心理侧写:



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某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某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具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记录自己情绪、想法的习惯。



2022年9月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等睡眠问题,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困难等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内疚自责、痛苦、无力无助无望感、无意义感等情绪问题,进食出现异常,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厌世感和负面情绪……构成了攫住一个年轻心灵的网。



胡某宇悲剧令人心痛,扼腕叹息,但是暗藏在背后的青少年心理危机远没有结束。如何拯救他们?


1.

青少年心理危机

一座被忽视已久的冰山


中科院心理所2021年发布的全国国民健康数据中表明,青少年抑郁发病率高达26.4%;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发布的《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提到,每年全球有 4.58万名青少年结束自己的生命,相当于每11分钟,就有1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图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儿童状况》,2021 年

自杀,是15-19岁青少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仅次于道路伤害、结核病和人际暴力),其中,对于15-19岁女孩而言,自杀是第三大死亡原因。

图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儿童状况》,2021年

据估算,在10-19岁的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

图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儿童状况》,2021年

值得注意的是:4.58万,涵盖的是“自杀身亡”的青少年。曾有过“自杀企图”的孩子,则可能是这个数字的20倍之多。

这些现实而残酷的数字背后,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事实: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危机”。

2.

走不出去的价值深渊

缺乏意义感和存在感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2016年,原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提出“空心病”这一概念,将其描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其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在警方通报的胡鑫宇录音笔内容中,“没有意义”被反复提及。



徐凯文总结了“空心病”的主要表现:



1、从症状上来讲比较符合抑郁症诊断



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同学或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有很多个案,在国内最好的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用了所有的药物,甚至用了电休克治疗,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效果。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6、问题出现已经不是一两天



可能很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徐凯文坦言,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孩子都处在教育压力链的底层。在寻找人生价值的路上,到处都是成绩的指示牌。甚至,在他以往接触的病例中,有大批外人看来相当优秀的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不放过自己”。维持人设,成了孩子们定义自身价值感的魔咒。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云:“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区别于西方,中国人认为人生而有良知。徐凯文等人做过的相关研究表明,“空心”的程度与“良心”的缺失成正相关:“良心”分越低,“空心”程度越严重。



何为良知?即恻隐心,孝敬心,责任心等等。能帮助别人,对家庭、社会、国家有贡献,这也许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只有帮孩子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空心”被意义填满,才能抚慰他们的心灵。



显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合力。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扛起责任。



3.
学校应成为师生的精神港湾
让学校成为精神港湾,是教育界必须直面的现实。精神港湾以情感共同体为表征。

港湾的基本功能是用于船只的安全停泊。后疫情时代,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学校要成为学生的港湾,就是让所有孩子都可以安全到达成长、成才的“目的地”。尊重生命,敬畏童年,就是要让孩子在学校中获得细心呵护与关爱,尤其要呵护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潜能,唤醒他们身体中巨大的能量。



港湾也意味着包容、支持与理解。就像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教学相长,相互慰藉,相互成就。教师的爱,就是港湾中一座座闪亮的灯塔。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原动力。爱能使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感情纽带。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在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学生无论是品行还是智力都不会得到良好的或自由的发展。”



在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里,在一个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时代里,胸怀爱的教师会让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也正是这种高尚的爱,使教师和学生彼此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可以进行灵魂深处的相互交流,将学生的人格心灵全面唤醒。


港湾更是心灵的故乡,是能让心灵得以慰藉和安顿的地方。学生大部分时间学习生活在学校,学校更容易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教授提出,要建立以学校为责任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机制,构建以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为主导的“班级-家庭-社区”三级干预队伍。


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教授任其平建议,学校应联合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活动;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班级群等平台加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定期进行主题分享活动,如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建立和谐亲子关系、正面管教、生命价值观教育等,消除心理问题污名化的倾向。



在“胡某宇事件”官方发布会上,相关发言人也指出,学校要注重提升教师干预心理危机的能力,建立“一生一册”成长档案,建立心理问题预警网络等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4.
教会学生
“做自己人生的船长”

明确远航目标:每个生命的理想归宿便是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一艘船要远航,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我要驶向何方。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要掌握哪些知识、本领,将来在哪个领域来发挥特长,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很多教育者常说一句话,教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其实,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学生所要追求的目标。



最好的自己什么样?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知晓新的道理,掌握新的方法;每天都能交到新的朋友,能帮老师多做一件事情,多帮家长分担一件家务;每天都能对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有新的发现和更多的向往……



为什么要做最好的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



教育学者朱永新在一次公益课上讲到,越是具有根本性的重要事物,往往越是容易在认知中产生盲区。空气之于人类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只有当漫天雾霾时,人们似乎才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只有当疫情来临时,人们才意识到健康、自由、安全的可贵。人们对于生命的认知,也是如此。



生命的独特性造就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意味着每个生命的理想归宿便是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我们每个人也只能成长为最好的你、我、他,而无法互相取代。让自己的生命成长一点,就是将世界完善一点;让自己的生命延长一点,就是把世界扩展一点。这也正是我们学习、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拥有卓越续航: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帮助学生自主成长



船只远航需要足够的驱动力,即强劲有力的动力系统。



浩瀚星海中,每一个生命显得那么脆弱、微小,存在的时间是那么短暂。



但是,和其他生命不同,人的生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人的生命发展既受限于外因的影响,同时取决于内因的自我抉择,体现出特有的自觉、自为和创造的特点。《易经》的“生生不息”思想说的就是生命的这种创造和生成性。



“双减”的价值取向正是通过减去被动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让学习更有意义。



过去人们认为,人只有接受教育才会发生学习,后来发现这个论断是不准确的。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一切教育举措只是为帮助、促进这种建构。如果学生没有内在动力和需求,单靠外力灌输不会引发学习。



勇敢乘风破浪:提高抗逆力,做惊涛骇浪中的“不倒翁”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词——心理弹性(Resilience,也译作“抗逆力”),人类的心理状态可以比作弹簧,弹性越强,就能越好地应对外界给它的“压力”。



什么是抗逆力?美国心理学会提出,抗逆力是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和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良好的适应能力。它是一种能从困难中恢复过来的能力。抗逆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免疫力,是一个人在面对挫折、困境时能够从容应付、坚持不懈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均表明:抗逆力强的孩子更自信,性格更乐观,目标更坚定,意志力更坚强,同时人际关系也更好,更有领导力,未来的生活也更容易美满幸福。可以说,具有强大抗逆力的孩子能在逆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动力与偏差往往相伴而生。在偏差之中发现生命前行的动力,在危难面前保持探索与向上的力量,抗逆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胡鑫宇案件结束了。但“胡鑫宇们”留给我们的警醒,却依然沉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警告我们,请看见孩子的脆弱,请关注他们的迷茫。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用最大的力量去拥抱他们,给予他们积极的能量,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如此,孩子们才能在你我守护的一方晴空里,长成幸福的模样。

编辑:弓艳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东关小学校 特此声明。